close

  農牧結合生態養殖、開展病死豬無害化處理
  曾遭“滅頂之災”的嘉興養豬業成功實現了自我拯救,養殖戶們自豪地說
  互聯網大會上吃的豬肉,全是我們供的!
  □本報記者 錢禕 文/攝
  許多人一定還對去年3月初的“黃浦江死豬”事件記憶猶新,如何讓生豬養殖業儘快實現轉型升級?成為擺在嘉興市面前的一道亟待破解的課題。
  嘉興是我國華東地區最大的生豬供應基地,也是浙江的生豬主產區。2012年的生豬飼養量占到浙江全省近1/5。養豬產業的躍進使嘉興站上了行業之巔,但遠遠超出的環境承載力也讓它付出了慘痛的代價。
  當時,當地農戶面臨兩個問題:繼續養豬,怎麼養?退養轉產,又該怎麼轉?
  一年半過去了,當地養豬業是否實現了自我拯救?近日,本報記者趕赴嘉興實地回訪。
  散養戶變規模戶,農牧結合生態養殖
  自去年4月以來,走在死豬污染“風口浪尖”的嘉興就打響了“三改一拆”攻堅戰。
  經過1年多的努力,嘉興拆除違建豬舍1500萬平方米,生豬存欄量從2012年的273.1萬頭下降到目前的120萬頭以內。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排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97%以上。
  原來,政府只能對200頭以上的養殖戶進行監管,現在規模養殖的標準設在了50頭以上。農戶們心裡都在盤算:以前的養豬方式淘汰了,現代化養豬要怎麼養?
  2012年,一家以生豬自繁自養、銷售、服務於一體的現代化養殖場在桐鄉市洲泉鎮建了起來。裡面比養殖場占地面積更大的是農作物和樹木種植消納地,配套的還有消毒室、防疫室、獸醫室和無害化處理池等。
  “這樣便於小範圍精細化控制。”養殖場所屬的浙江華騰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建平說,全場有嚴格的衛生防疫和消毒程序,採用自動喂料、清糞、通風、水泡豬糞等先進養殖技術,大大降低了生豬的疾病風險。
  “養豬的一大難題就是豬糞處理,現在豬糞經過固液分離後,乾糞發酵或經蠅蛆處理變成有機肥,污水排入沼氣池;沼液處理後用於農田、苗木基地;沼氣替代能源、照明、仔豬保溫等。”沈建平說,整個場區就這樣實現了生態循環。
  “最近在烏鎮舉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吃的豬肉,全是我們提供的。”沈建平自豪地說。
  養豬大戶主動拆豬舍,轉戰“蘑菇界”開新路
  陸蠶良是平湖市野馬村的村民。 2010年,他建起了2800平方米的養豬場,他成為了村裡最大的養豬戶,當時,他的養豬場年出欄數可達8000多頭。
  “但廢水都排到魚塘里去,豬糞是堆在一塊空地上,讓專業公司來收購。”陸蠶良說,養豬場對環境沒有污染還是很難的,豬糞與廢水暴露在曠野中,蒸發產生的臭氣對空氣污染很大;放豬糞、排廢水的地方還會引來大量蚊蠅,給周邊居民的生活帶來困擾。
  去年,陸蠶良的養豬場所在區域被劃為了“禁養區”。今年4月,在考慮許久後,他又當了回“先鋒”,成為村裡第一個自行拆除養豬場的大戶。
  不養豬了,地空了出來,要乾點什麼呢?
  陸蠶良決定養蘑菇,換一條創業路。他找到了合作伙伴,對方是有豐富種菇經驗的“土專家”。
  “平湖蘑菇現在已經在周邊小有名氣,我現在種蘑菇正符合‘大氣候’。”如今,先期1.6萬多平方米的鋼管蘑菇大棚已基本建成,原本的養豬場上建起了村裡最大的蘑菇基地。
  “接下來,我還想建一個蘆筍種植基地。”陸蠶良信心滿滿,他相信轉型不減效、轉產不減收。
  嚴肅對待病死豬“身後事”,確保無害化、無污染
  現代養豬業搞起來後,還是有人會問:長期下來,死掉的豬總有一兩頭,這些死豬該怎麼處理?
  如今,嘉興的死亡動物工業化處理能力已達2.5萬噸,能夠完全滿足市域內處理需求。
  為了更全面地收集死豬,海鹽創新推出“村收、鎮集、縣處理”三級運行管理模式:村設立固定收集點,開展上門收集;鎮(街道)負責將村收集點內的死亡動物運到集中收集暫存點;縣衛生處理中心再統一運過來進行無害化處理。
  目前,海鹽共建造死亡動物集中收集暫存點17個,總冷藏容積650立方,實現了鎮(街道)、生豬養殖重點村、千頭以上規模養殖場全覆蓋。
  今年8月,海鹽縣衛生處理中心正式投入使用,設計日(8小時)處理能力10噸。到目前為止,已累計收集處理死豬2萬多頭。
  目前, 嘉興全市已形成了海鹽高溫乾化;桐鄉高溫高壓生態循環;平湖熱解碳化;南湖、秀洲、嘉善和海寧高溫生物降解4種死亡動物工業化處理新模式。
  (原標題:互聯網大會上吃的豬肉,全是我們供的!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v68rvgjh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